2020-2022年中国聚丙烯快速扩能,预计新增产能达到1300多万吨。多种原料来源齐头并进,地方大型企业不断增多。
2020-2022年中国聚丙烯新产能投产计划
单位:万吨/年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076285038817.png
近几年中国聚丙烯产能持续快速扩张,预计2020年新增产能535万吨,2021年新增产能345万吨,2022年新增产能445万吨。但新装置投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就2020年底尚未投产的几套装置看,个别装置可能延后到2021年。
原料来源方面,煤和丙烷持续较快发展,除此之外,新建炼化一体化项目也成为新增产能的重要一部分。从企业性质看,地方企业产能增加速度较快,将不断挤占中石化、中石油的市场份额。
不同来源,聚丙烯的工艺路线
油、煤、甲醇、丙烷、乙烷均可作为原料生产出丙烯单体,丙烯通过聚合反应生产聚丙烯。根据不同来源划分,聚丙烯的工艺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093450098595.png
一、随着原料多元化持续推进,我们将不同工艺利润图进行对比: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143451078107.jpg
煤头
依托于廉价的煤炭资源,煤制烯烃成本相较油制偏低,但在低油价时代,煤制烯烃的竞争力受到较强冲击。
相对而言,甲醇制烯烃竞争力偏弱。甲醇价格常年居于1800-3000元/吨浮动,多种路线途径对比中,成本一直居高,造成沿海地区通过外采甲醇生产聚烯烃的项目在盈利端存在较大困难。因此甲醇制烯烃仍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油头
原油路线其成本及利润与原油价格密切相关,因此原油价格变动情况至关重要,从产品毛利情况来看,随着原油价格连续触底,油制产品盈利情况较好。
PDH
丙烷价格直接决定丙烷脱氢生产成本,丙烷波动对成本影响巨大,中国丙烷脱氢所需高纯度丙烷基本依赖进口,因此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东华能源是国内最大液化气贸易商,掌握着绝大部分的丙烷进口资源;另外,万华化学正积极联系船企造船,运输丙烷。
二、我们在从不同装置生产聚丙烯成本对比来看: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159731034685.png
煤油成本价差明显,煤制烯烃项目需要更高的盈利空间可达到同样的投资收益;煤制烯烃项目可变成本低,市场售价低也不会减产或停产;
原油价格80-85美元/桶时,外购甲醇制烯烃和石脑油制烯烃成本相当,外采甲醇制烯烃被称为贵族产品。
丙烷脱氢的优势在于原料及产品单一,并且丙烯收率较高。丙烷脱氢工艺之所以在中国迅速发展,良好的盈利能力是最主要的原因。不过,有一个问题不可忽略,原料丙烷价格直接决定丙烷脱氢生产成本,因此影响巨大,丙烷需依赖进口,因此话语权难以掌握。
在当前价格体系下,吨成本由低到高依次为:PDH、CTO、石脑油裂解、MTO。在中国本土已经工业化的烯烃生产路径中,以专产丙烯的PDH路线成本最低,竞争力最强。
三、从不同原料装置经济性对比: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181572096180.png
再从不同生产工艺优缺点对比获取等量烯烃,单纯从投资额度来看,CTO与石脑油裂解投资额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装置。
CTO加工费用高是因为要先把煤炭制成甲醇,这个环节耗能耗水。煤制烯烃成本构成中固定成本占比达到60%,原材料占比仅在25%左右,甲醇制烯烃成本构成中原料结构占比在80%左右,煤制烯烃项目成本对原料价格变化不敏感,在过去的高油价下,石脑油裂解缺乏竞争力,刺激行业内部原料结构优化(轻质化)和外部多元化发展。
/ueditor/jsp/upload/image/20201117/1605582200100033605.jpg
各种路线原料价格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很难明确那种路线更具优势。企业应根据自身条件以及对未来原料供需及价格走势预测合理选择投资方向。